立足品质 重誉守信 创优争先 追求卓越
金年会官方网站入口
在德国法兰克福市,一座名为“春华园”的徽派园林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去处。园内廊榭亭桥环水而筑,石坊雕刻点缀其间,尽显徽州风情。
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中德“文化使者”,这座4400平方米的东方园林建造所需的构件及安装工匠,都来自万里之外的安徽黄山。
几十年过去,春华园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。在它的“故乡”黄山市,承载徽州文化的徽派古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热潮,成为黄山市九大新兴产业之一。
近日在黄山市举办的中国(黄山)第三届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会上,黄山市委凌云表示,黄山全链条徽派古建产业蓬勃发展,建筑建造、古建修缮、构件生产等日益壮大,全市200余家古建企业跨“山门”、越“海门”、出“国门”,产业逐渐壮大。
粉墙黛瓦马头墙,回廊挂落花格窗,“徽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”作为“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”之一,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随着中国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及文旅行业的发展,这一古老的建筑迎来新的发展契机。
“如今很多地方都在建设仿古文化街区等项目,这让徽派古建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,并呈现项目规模大的特点,这几年我们的古建业务产值也在迅速增加。”黄山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金发说。
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黄山市从事仿古建筑营造、古建修缮保护利用、古建构件配件、文创装饰产品等古建产业链各类企业达254家,古建工匠达1.4万余人。2023年1月至11月,全市徽派古建产业产值达26.01亿元,同比增长57.9%。徽派古建辐射至中国25个省份。
在位于黄山高新区的黄山徽文化产业园,一个近2.6万平方米的厂区内,数个已经搭建好的徽派古建气势恢宏,其中最大的一个徽派书院建有三层,总面积8000多平方米,雕刻考究,韵味十足。
厂区的车间内,不同工种的工匠或在加工木料,或在雕刻花纹,还有的在木梁上进行彩绘,神情专注,动作娴熟。
“接到订单后,我们会根据客户要求先进行设计,再采购木头,分类处理加工成柱子、大梁等,然后由不同的工匠进行雕刻、拉花、装饰等工序。”黄山徽匠园林古建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和平说,徽派古建建筑考究,上千平方米的古建要几万个构件组成。从下料到搭建,复杂的古建要花一年时间来建造。公司现有260多个工匠,覆盖古建营造的各个环节。
从书院戏台到亭台楼阁,一栋栋徽派古建从这个皖南山区的厂区走向全国多地的公园、文化街区、博物馆等,在2023年带来了7000多万元的产值。
在黄山徽匠园林古建有限公司的厂区,工匠在木梁上进行彩绘(12月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汪海月 摄
在传承传统徽派建筑营造技艺的同时,一些新的技术也正在应用。紧邻黄山徽匠园林古建有限公司的安徽大学士建设有限公司内,除了技艺精湛的工匠,还有几十台数控设备正在根据电脑里的图案,在石头和砖块上进行精准快速雕刻。
“这些数字化设备,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。”安徽大学士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长进说,公司目前为全国十几家公司提供古建的构配件产品,并在尝试用抖音直播等新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徽派古建。
为了更好促进古建产业的发展,黄山市成立了徽派古建产业工作专班,搭建平台助力企业更好“走出去”,并逐步完善徽派古建的标准体系,设立专项资金培育古建人才。
“徽派古建历史悠久,是一种文化的象征。我们希望进一步发展徽派古建产业,让它们在当今社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。”黄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二级调研员徐树红说。
12月18日,中国(黄山)第三届徽派古建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省黄山市举办。新华社发(黄山市委宣传部供图)(新华社记者 汪海月 赵一宁 报道)
徽派建筑,又称中国明清建筑,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以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,展现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文化底蕴和历史风貌。从地理视野来看,徽派建筑与徽州地区的自然环境、社会经济、文化传统等密切相关,是地理环境与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。
徽州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,地处皖南山区,山清水秀,气候湿润。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,为徽派建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。同时,徽州地区的社会经济、文化传统等也为徽派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建筑风格:徽派建筑以简洁明快、典雅大方为特点,注重建筑的比例和线条美。屋顶采用马头墙形式,既具有防火功能,又具有装饰作用。墙体多采用砖石材料,厚实坚固,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性能。
建筑技艺:徽派建筑在建筑技艺方面有着很高的水平。它采用传统的木结构体系,以梁柱为骨架,以砖石为墙体。在建筑装饰方面,徽派建筑注重细节处理,如雕刻、彩绘等,使建筑更加精美细致。
文化内涵:徽派建筑不仅是一种建筑艺术,更是一种文化象征。它体现了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、社会风俗和民族精神。在徽派建筑中,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、道家思想、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。
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:徽派建筑在当时是一种奢侈品,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。因此,建造徽派建筑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。这种经济实力的提升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。
丰富了中国的建筑艺术: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,丰富了中国的建筑艺术宝库。它不仅为后世的建筑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,也为研究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。
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:徽派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体现了儒家思想、道家思想、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融合,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通过保护和传承徽派建筑,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,传统的徽派建筑面临着许多挑战。一方面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建筑技术的普及,传统徽派建筑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;另一方面,保护和传承传统徽派建筑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,需要政府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。
为了应对这些挑战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一是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,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来保护传统徽派建筑的生存和发展;二是推广和普及传统徽派建筑的知识和文化,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;三是创新和发展传统徽派建筑的技术和工艺,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。
总之,徽派建筑是中国明清建筑的瑰宝之一,具有独特的地理背景和文化内涵。通过保护和传承传统徽派建筑,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。